星泰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怎敌她,晚来风急在线阅读 - 怎敌她,晚来风急 第38节

怎敌她,晚来风急 第38节

    “说来话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但迟早都得告诉他,温殊色先把人请进屋,“我慢慢与你说。”

    谢劭没再跟上,脚步立在门槛外,万一温三激动起来,会发生不必要的口角,扬头看向温殊色,招呼道,“你同温三公子聊,我还得当值。”

    温殊色点头,“好。”

    两人之间的气氛很怪异,温淮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谢劭说的话不假,缟仙应该在谢府住了不少日子,同府上的人都相互熟悉了。

    刚找了个可以圆说的由头,旁边的一位嬷嬷突然唤了温殊色一声三奶奶,“温公子带了一箱蛤蜊回来,午食要做吗。”

    一听有蛤蜊,温殊色口水都快出来了,感激地看向温淮,“不亏是兄长,果然还是惦记着我。”

    温淮被那声‘三奶奶’震丢了七魂,目瞪口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蛤蜊不蛤蜊,疑惑地问她,“谁是三奶奶?”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不如伸脖子一刀来个干脆。

    温殊色反问道,“兄长没收到信吗?一月前嫁进谢家的不是大娘子,是我,新郎也不是谢家大公子,是谢家三公子,适才带你进来的,便是你的亲妹夫,谢劭。”

    消息太过于惊悚,温淮坐在她对面,变成了一尊雕像。

    谢劭人刚上长廊,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怒斥,“荒唐!”心道这还早着呢,不过只是个开头,还有各种惊吓等着他温三。

    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脚底如同抹了油,迅速出了府。

    他能跑,温殊色却跑不掉,见温淮激动起来,转头屏退了身边的丫鬟婆子,把事情的经过粗略说了一遍。

    话音一落,屋子里便是好一阵沉默。

    温淮盯着她,目光一动不动,所以,他唯一的亲meimei已经成了亲,父亲兄长没有一个到场。

    他想象中的替她送嫁,背着她走出温家,亲手把他交给未来姑爷手中的场景,一辈子都无法实现了。

    温淮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怒斥一声‘荒唐’后,发觉这事居然谁也怨不得谁,心中郁结更甚,呆呆地坐在那,看着对面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心中的愧疚和自责几乎要把他吞灭。

    母亲走得早,他就这么一个亲meimei,小时候她不懂什么叫人生不能复生,几日没见到母亲,便抱住他的腿哭得撕心裂肺,非要他带着她去找,他可没少陪着她一块儿落泪。

    那时候他便暗自发誓,这辈子怎么也要让她锦衣玉食,再也不能让她受半点苦楚。

    要论将来的姑爷,不说官有多大,多有钱,但一定得是个光明磊落,奋发上进,顶天立地的郎君。

    不是自己的妹夫时,他谢三在他眼里还算是个人才。可如今突然成为了自己的妹夫,再去看,他便什么都不是了,哪哪都是毛病。

    见他迟迟不出声,一脸哀痛模样,活像她已掉进了火坑,温殊色不由开解道,“兄长不必如此,其实吃亏的并非是我。”

    温淮周身无力,只一双眼珠子转了转。

    “兄长之前不是说,将来嫁人,定要擦亮眼睛,一丑的不要,二心胸狭隘之人不能要,这两个优点,你的这位妹夫都有……”

    相貌,他谢三确实没得说,心胸,他未与他接触,不知情不予评价,好奇她是怎么看出来的?

    温殊色却没接着往下说,怕他接连遭受打击,承受不了,把手边上的茶杯轻轻推给了他,“兄长先压压惊。”

    温淮回来得匆忙,尤其是快到城门,心中念着家里的祖母和跟前的小娘子,归心似箭,路上水都没顾得饮一口,此时方才觉口干舌燥,端起茶杯,解渴也好,压惊也好,仰头一口全都灌进了喉咙。

    温殊色接着刚才的话往下说,“我没骗你,谢三公子是我见过最大度的郎君,兄长的心胸都不见得比他宽阔。”

    她这话是何意。

    突然意识到她似乎并没有任何悲伤,反而一副轻松,还在反过来开导他。

    她莫不是阴差阳错嫁对了人喜欢上了人家,以谢三的那张脸,极有可能。

    “兄长可知道他如今已是员外郎了。”

    用银钱买来的官职,有何可骄傲的,但她这般替他申辩,温淮心中愈发笃定,她八成已经喜欢上了谢三。

    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她要真心喜欢也是一桩好事,一时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温殊色却道,“我给她买的。”

    温淮一愣。

    温殊色及时解释,“兄长放心,我用的都是谢家的银钱。”

    温淮更纳闷了,他谢三虽说懒散了些,但看着也不傻,怎会让她去花钱去买官,不由问道,“多少银钱?”

    温殊色神色微微闪躲,“不太便宜。”

    不太便宜又是多少。

    不待温淮问,温殊色便冲他神秘一笑,“温家的银钱我没动,拿来给父亲和兄长也买了一份,你等会儿,我就去取来。”

    温淮:……

    她说她买了一份什么?

    还没反应过来,温殊色已起身去了里屋,从枕头底下取出余下的两份官职,兴冲冲地拿到了温淮跟前,递给他,“兄长和谢三公子都是员外,但兼的另外一份官职有所不同,三公子的是军事推官……”

    温淮脑袋有些晕。

    温殊色怕他看不清,把文书怼到他眼皮子底下,“兄长看,是你的名字,没错。”

    他看到了,要不是当初惦记着出海,他早考上了秀才,他也识字,看得很清楚,确实是他的名字。

    温淮,字文博。

    员外郎,兼司录参军。

    没心去问那司录参军到底是个什么职位,一心只停留在了跟前的文书上。

    不用她说,他心里也清楚,想要买一份官职,没那么容易。

    历代皆有买官的人,但据他所知,并非人人都能买得起,一是看银钱的数量,二还得看家族和个人的名声名望。

    谢家的家族名望倒是有,无论是退隐朝堂的谢仆射,还是身为凤城副使的谢家大爷,都有名望,谢劭个人的名声虽说差了一些,但在大家族的荣誉面前,算不得什么。

    温家也一样,有祖父的名望和温家大伯在,只要给足了银钱,确实可以买官。

    他就想知道,她到底花了多少银钱,一口气买下了三份。温淮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平静地问她,“花了多少钱。”

    “谢三公子的那份比较贵。”温殊色没看他,捧着茶盏含糊道,“谢家的家产都搭进去了。”

    温淮愕然,震惊地看着她,“所有家产?”

    温殊色难过地点头,“库房里的现银,凤城的几个铺子都抵了出去……”又从头把买粮食的事情同他复述了一遍,又悔又感动,“如今谢家二房是什么都没了,前几日三顿饭都成问题,我还能安然无恙地坐在这儿,兄长说三公子的心胸宽不宽广?”

    当初谢仆射拉回来的可是五万两黄金,再加上二夫人阮氏这些年在凤城的香料铺子。

    她说得没错,她还能完好无损地坐在这儿,谢三公子的胸襟确实了不得。

    温淮听得惊心动魄,良久才开口,“那温家的呢。”

    “温家相对而言,便宜一些,同样都是倾家荡产,但咱们换来了两份官职。”

    温淮:……

    她可真会说话。

    知道她一贯的德行,温淮气血不断往上冲,凤城里的铺子都是自己和父亲这些年辛辛苦苦替她攒下来的嫁妆,她倒好,一出手,全都没了。

    温家有大伯一家当官就行了,他和父亲一心经商,哪里需要什么官职。

    温淮气得眼花,先前的温柔不见了踪影,指着跟前的小娘子,起身踱步,“你等着,等父亲回来,看他不打断你的腿。”

    温殊色对他这样的假虎假威丝毫不惧,装模作样地缩着脖子。

    等温淮涌上来的那股怒气发xiele出来,温殊色才偷偷瞅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问,“兄长就不想知道,司录参军是什么官职吗?”

    管他是什么官职,他不稀罕。

    难怪适才在茶楼前,谢劭拦着他不让进,合着那茶楼早就不是温家的了,转头又盯向她,结果便看到一张可怜心虚的脸,满腔怒意突然又一扫而光,吸了一口气问,“什么官职。”

    “管户籍,还有婚姻。”

    温淮嘴角一抽,他一个连亲事都还没定的人,怎么去替人断婚姻。

    她又道,“等兄长领了这份官职,将来我要是同谢三公子发成了口角和纠纷,兄长就能替我做主了。”

    已经捅到天了,断不能再涨了她的威风,“你还是别纠纷了,能找到谢三这样的冤大头,你该去庙里烧高香。”

    温殊色:……

    “兄长,你回来身上带了银子吗?”

    不提还好,一提这个,温淮就头疼,为了赶行程,这回他走得太匆忙,并没拿多少银钱,想着上回父亲才往家里稍了不少东西,就算大meimei要添嫁妆,当也用不完,还有茶楼铺子,每天都在进钱,只要路上够用,到了凤城定不会缺银钱。

    谁知道……

    下意识捏了一下腰间的荷包,扁得不能再扁。

    温殊色松了一口气,转身把祥云叫进来,“兄长刚回来,怕是还没吃饭,温家已经破了产,祖母的银钱也搭了进去,估计回去也没他的饭吃了,先把带回来的蛤蜊炒了,往后如何,再做打算。”

    归家的喜悦,瞬间荡然无存了。

    比起当初谢劭,温淮承受的打击更重。

    短短半个时辰,一个接着一个的惊雷,全然不给他喘气的机会,最后坐在圈椅内,久久没能回神。

    院子里发生的一切,都被小厮一字不漏地传到了谢劭耳里,“温三公子好像打击不轻。”

    谢劭同裴卿坐在街头的一个石墩子上,手中干瘪瘪的馒头突然就变香了。

    第37章

    午后温淮才从谢家出来,再经过街头,完全没了刚回来时的兴奋劲儿,整个人如同被霜打的茄子,提不起半点精神。

    茶楼换了主人,口袋里干干净净,连马匹上的那一箱子蛤蜊都没了。

    空着手回到温家,脸太黑,房门头一眼还没认出来,仔细瞧了瞧才惊呼出声,“三公子回来了!”

    温家破产后,大夫人再也没有去过温老夫人屋里,大房一家又搬去了东都,府上一片冷冷清清,连个说话声都听不见。

    温淮并不知情,问门房,“怎么如此安静?”

    “三公子怕是没收到信,半个月前,大爷便带着几位公子和姑娘去了东都,如今只剩下老夫人和大夫人在府上,就等着二爷和三公子回来呢。”

    虽说今日受到的惊吓已经够多了,可此时听到这样的消息,还是愣了愣,衣裳都没来得及换,先去了老夫人屋里。

    温老夫人正在用午食,外面的丫鬟先看到人,赶紧进去禀报,“老夫人,三公子回来了。”

    老夫人没回过神,“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