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小户之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5

分卷阅读135

    要性。

顺便可以根据后世的一些知识,附上怎么修筑即抗灾又能节省开支水利设施的建议。

当然这是工部的事情,采不采纳还得看他们的意思,想必他们自会乐意,别人为他们做事,功劳算是他们的,无论何时兴修水利都是利在万代的大好事,老百姓肯定不会骂的。

腹内有实物,下笔自然顺畅的很,半个时辰他已洋洋洒洒的写出几页底稿,不过草稿上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李仲顾峥他们可是告诉过他,策论不但讲究内容,还要看遣词造句的,当然还有字体,不然的话李明睿不会看他的字体第一眼就说让他练字。

“阿爹,我温完书了,小字也练好了。”

“来让阿爹看看,看完咱们就回房歇息!”这时江沛的稿子已写的差不多了,时间太晚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因此江沛虽鼓励儿子用功读书,但并不提倡熬夜太晚。

“恩,小字练的不错,诵读明早再考校。好了,咱们看阿娘和meimei啦!”淘淘的字体一直是兰香在教,基本功打的很扎实,如今习的小楷是书院的夫子给他找的贴子,让他临摹练习,估计以后他们一家四口就数他的字体最差劲。

“看meimei喽!”

“先洗涑,不然meimei嫌弃你!”

…………

第87章二更江山定(十)

大年初五时雇的两位佣人返回江家,使得江沛从繁杂的家务琐事中解放出来。

大山和三牛正为酒馆的重建忙碌着,除了东奔西跑的买木料石材,还需找匠人来当场评估。

对于新酒馆如何建造,过年时他们已经商讨过,给匠人讲解明白即可,不过其中的一些设计是江沛稍微加了些现代元素,导致三牛向匠人们解释半天,他们才弄明白建成什么样的。

两人都抽不开身帮他去牙行物色佣人,反正雇的长工来家里了,也不急于一时,先慢慢找寻合适的,找到后再和长工解约也是一样。

女儿洗三那天出门办事时,江沛特意去城南巷找了徐才让他帮忙留意马匹,没想到他大过年的竟没在家,大概也是和他们一样,最近快要忙疯了吧。

交通工具是离不了的,必须要尽快解决,想着抽空去牛马行瞅瞅有没有好的马匹,遇到合眼缘的,直接在行市买也是一样。

自他打好腹稿后,开始学着写策论,为了使自己的论证观点有充足的依据,为此还花了十来两银子买了些手抄版的资料书。

领导们这两天完全是对他们持放养状态,连李明睿也不过来巡视了。让江沛能毫无压力的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大年初六,蒲阳城门、知府衙门、重要街道的显眼位置突然被大批的带刀官兵贴上布告。

布告上文邹邹的语言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祁家兴兵伐梁是顺应天命,为民除害,现国中贼寇、前朝余孽基本肃清。国不可一日无君,为遵天命,祁恪自立为帝,国号商,帝号高祖,册封祁越为太子,改蒲阳府为一国之都,长平为陪都,于二月初二进行登基大典,册封文武百官,大赦天下等等。

布告张贴好后,官兵绕着府城的各个街道,敲锣打鼓的把这一消息传布到大街小巷里,让府城的百姓人人都知道这一普天同庆的好消息。

府城外,早有驿使八百里加急把信息送往各州府县。

有些曾经受恩于祁家的百姓,兴奋的甚至放起鞭炮来,高兴的手舞足蹈。

府城内的不少群众自发结队到新皇城处,纷纷下跪叩头表达他们激动的心情,终于摆脱了前朝朝廷的压迫统治,祈愿新的王朝能够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江沛在府衙里比府城百姓早一步知晓这个重大信息,听到后心中舒了口气,祁家终于建立新朝了。

为祁家做那么久的事情,发自内心的觉得祁家是个传奇,置之死地而后生,胜利后却又淡定从容。要是其它造反派攻破长平时,早已耐不住蠢蠢欲动的权利之心自立为帝了。

对于老太爷祈恪立祈越为太子,江沛有些疑惑,古人不都是立嫡立长吗?况且这次能推翻梁朝,是祈趠在前方四处征战,现在反而是祁越被册立为太子。当然他并不是对此不满,相反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自己都希望是祁越为储君的。

不光江沛对此感到惊讶,还有不少人像他一样迷惑不解,虽心中有不解,但这是皇帝下的旨意,况且外界对储君评价很高。皇帝亲自选定的那就是明正言顺的,相较于这些,他们更关心的反而是自己的官位。

他们这些小啰啰自然不知道在册立太子时,的确发生了一些小插曲,就册立谁为太子时,争论的非常厉害。

老太爷内心里自然中意的是嫡三子祁越,不只因祁越是他带在身边亲手培养的继承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次祁家能够再次崛起得益于三子的先见之明,提前布局。

祁越接手商号没多久,就想到皇家早晚有天会对祁家下手。当初他们作为大商贾,在众皇子夺嫡斗争中,不能明哲保身持中立态度,被逼的无奈站队,押中了二皇子为储君。

可自古以来都有良弓藏走狗烹的先例,当时祁家在二皇子争夺皇位时,可以说对他予取予求,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利的自不用说。

不利的一面是让见识到了祁家资产的庞大,皇室之人眼中只有利益,何况祁家还有个镇国大将军,这样以来他们祁家既有军权,又富可敌国,是皇帝动心思的首选对象。

为了保全家族,自然默默蓄力,以备不时之需,到时如果朝廷不仁,觊觎他们祁家,那也别怪他们不客气。

当初江沛在审查暗账时发现粮食入多出少,几乎处于赤字状态,是因为祁家屯粮已多年。当时的空头账户的大额银两是拨给二皇子的。

起义推翻一个朝代,自然得有足够的粮食和雄厚的财产,二者缺一不可,当时朝廷抄的他们明账上的资产,暗处没被抄没的还有不少。

因此祁家这次起义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倘若梁朝第二任皇帝勤勉励志,国内自然灾害不那么频发,祁家反梁也可能成功不了,布告上说的没错,是应了天意。

尽管这次祈趠立下了汗马功勋,可在祈恪眼中他不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无论如何辨说,祁家被抄终究是因他的失误造成的,害的他们的老娘在去广南途中因病去世。

尽管有不少人为此争议,但他力排众议,直接拍板册立祁越为储君,封祈趠为英王。

为了防止百年后,长子谋夺三子的天下,使祁家走上衰败道路,为此祈恪直接找祈趠谈话,恩威并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长子主动交还兵权,当然自是不会亏待这个嫡长子的,不但封王,还有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