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小户之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3

分卷阅读143

    里住着,条件比较艰苦,故而朝廷发话要先紧着他们那批人。

工部的人一开始统计过,留的土地绰绰有余,朝廷只管那些官员有位置建房,具体怎么规划,由他们工部说了算。某些关系户自然可以选个好位置。

“实在不知如何感谢知非兄,改天你回来,请你好好吃次酒。”江沛不好意思说出拿钱感谢之类的话,只能把它当做好友之间的互助,下次他有了难事,把恩情还回来就是。

“那一言为定,咱们去歉之兄内弟那,你请客,我吃酒。”温知非也不同他客气,大大方方的应约。

…………

小孩子的友谊开始的非常迅速,等他们各回各家时,江沛发现淘淘已与温知非的两个儿子打得火热,还相约以后节假到对方家里去玩。

江沛对儿子结交朋友不反对,只要别影响学业,交的朋友品性好,他是极力赞成的。

上元节一过,三牛趁着晚上江沛下衙回来,告诉他说自己要回去接李氏来府城,问他有什么交代的不。

上次丈量土地时,杏花村村民每人多分了近两亩田,这是个很可观的数字,不过以后再出生的人口就没有田了,他家暖暖在分田时还没出生,没她的田。

如今家里有近十二亩田,没时间回去,而这次李氏又随他们一起来府城,自是不能交给佃户。可他也不想交给江大牛去管理。

犹豫再三,六亩给大姐家,另外六亩给老丈人姚家,除去各种开销后,收成各自一半。

想起老家那点田产,忍不住抚额叹息,最近一年是没能力在都城郊区置办田产了。

现在酒馆重建,不但赚不到银子,还得往里面倒贴不少,家里的存银又不能动。目前的生活各项花销只靠三个商铺收回来得租钱。

除了田地得事情也没什么好交代的,嘱咐他早去早回,酒馆那边只靠大山一个撑着也不行,春枝的孩子才几个月,一个人cao持太过辛苦。

节后没几天,有关户部的各项税率拟了出来,只是还没一槌定音,下发下来让一众官员阅览,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

第94章大典

江沛把厚厚的一沓纸页细细的浏览一遍后,再一一和前朝的做了个对比,发现各项税率明显下降了。不过商税的税种增多一些,但收税得方式未发生大的改变。

梁朝后期经过朝廷提高市税,税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关税还要高一些,粱□□在位时采取的是以商养农的方式,田赋倒是很少,基本维持在三十税一,户税和人丁税免征,农户的负担很轻。

从这一点来说粱□□确实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好皇帝,但是这种极端的一边倒政策,没有根据国情太过理想化。

待第二任皇帝上位,除了商税沿用他老子的外,田赋几乎全盘推翻。除了田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手边的新拟的商朝国税征收标准,市税降低到百分之二,除了同异国互市区的关卡征收关税外,商朝疆内百姓过关进城一律减免,并严禁地方官员巧立名目胡乱征收百姓的过路费。

田赋暂时免征两年,可对于户税和丁税,祈恪竟然大手笔的十年免征,百姓可以在这十年中毫无负担的繁育后代,发展人口。

江沛拧眉琢磨后,也觉的这个税收征收标准不错,一旦颁布下去,无论百姓还是商人心中都是高兴的,大赞皇帝圣明,心牵百姓。当然国库的收入短期是好不了的。

不过这点根本不用担心,祁家在反梁前,商业已发展的遍布国内,祈恪把其中大部分产业纳入国库进项,剩余的作为皇家私库。

目前除了盐、铁、各种矿藏归属与国库收入外,还有不少国有企业,除了各种开销外,赚的银子可是入户库的。

单从这点来看,商朝的国库储备资金足以支持朝廷的各种修养生息政策。

前世在现代社会,即使江沛对税收这一块不太了解,但个人所得税是有一定的征收起点标准的,采取的是阶梯式税收。

倘若依照现今的形势把阶梯式税收加以改进,用在如今商朝的商户上,益处是很明显的。

新拟订的方案虽在税种上比前朝细化一些,对特定的大宗商品的税率采取区分对待。可在普通市税的征收上,还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短期看效果应该不错,但若往深处想,一是不利于中小商户的发展壮大,二是对一些超级大商贾太过轻松了些,导致贫困差距越来越大。

一些商贾为了走关系打点官员,油水落在蛀虫的荷包里,影响国库的收入。

当然无论什么时候,商人都会想方设法的专朝廷政策的空子,为偷税漏税想出各种方法,当时祁家不是这样做的吗。

如今所处位置颠倒了过来,改为他们来坐这个江山,站的角度不同,想法也就不一样,当政者自然是严禁那些违法行为损害国家的利益的。

朝廷深知其中的门道,必然对这一方面多有准备。

倘若在户部再设一个专业的审计司,专门审核商号账目,自然可以减少这种现象,从皇室人选的出身来讲,商朝规避商贾偷税漏税的现象应该比哪个朝代都做的好。

阶梯式的税收方式加上专署的审计机构,江沛认为要比一刀切效果好。

不过这种阶梯形的税收方式,一旦提出,必定要触及某些人的利益,遭到强烈的抵制,但中国历史上的新法不都是在抵制中产生的吗。

可惜的是最后朝廷力量强不过团结在一起的大世族阶级,推行一段时间不了了之,王朝的衰败没能得以扭转。

江沛犹豫再三还是把这个税收方案加在了自己折子的最后面,交给了李明睿。

至于能不能上达天听,还要看李明睿和户部尚书的想法。

…………

随着新皇登基日期的临近,上元节后暂时沉寂的府城,又再次喧腾起来,尤其是近日城内多了不少穿着华丽模样怪异、不通本朝语言的异国人。

刚开始城内的百姓还议论纷纷,等碰到的多了,也见怪不怪了。尤其是那些做生意的商贩,发现这些人除了长的比商朝人丑些,其它都挺好的,购置东西掏银子的时候,贼爽快。

有些当地百姓无人问津的小玩意,在他们眼里都成了稀罕物,商贩们为了招揽生意,可畏是想尽办法花样百出。

当江沛听阿九给他讲述这几天在街肆上碰到的趣事时,忍俊不禁,这些突然出现的外来者,应该是为恭贺祈恪登基为帝的异国使臣。

特别是与商朝接壤的邻国,都听说过祁家的大名,如今祁恪称帝,自然都会给面子来祝贺一番,说不定还带着商业顾问团过来了。

这次的登基大典,无论是几品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