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小户之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8

分卷阅读148

    基大典时,蒲阳来京参加会试的书生渐渐的多起来,因朝廷要修建科举考场的贡院,会试延迟到三月二十二日。到三月份时,人流量已达到高潮。

文风蔚然的铭岳书院里的几位德高望重的夫子自三月三起每日轮流开坛讲学,无论是科举学子还是尚未下场的学童,纷纷慕名而来,一时成为蒲阳城的盛景,传为佳话。

每日下衙临近明华街时,江沛都会下车而行,一是人太多行车速度太过缓慢,另一原因是他特别想看看那些背着书箱三五成群的走在一起的学子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模样,此情此景他心中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般快?建好了?”江沛下了衙,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拥挤的明华街悠悠的走回家,进了院门,发现三牛正在院中逗弄团团和淘淘。

一问才知道他是来通知自己匠人们已把酒馆建好,再置办些酒楼里必要的物什就可以请人算日子,开门营业了。

“二哥,还快啊,我和大山急的舌头都生疮了,白花花的银子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真心疼人啊。你看看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会试的考生,早点开业,早些赚银子。”

三牛现在不敢对他翻白眼,可也没因他当官和他生疏起来,大概是江沛在他们面前也没把自己当做官的人吧。

江沛算算日子,才发觉三月上旬眼看快过完,这些日子公务实在是太繁忙,虽然会试的准备工作不需要他参与,但今年是加恩科,几乎只要有举人功名的都会来尝试,人数之多,超乎想象。

户部另外一侍郎刘斐要做副考官还要出算术题,会试科举是位朝廷遴选人才的,当然排在第一位,从三月初他就不怎么管户部,因刘斐是审计司郎中,这样以来江沛要做的事明显的增多。

审计司要对商朝各地的一些大商号的卷宗重新核查备案,存在疑惑的地方还要和朝中其它部门或地方的税务司商议,再加上蒲阳司的各种内务,让他分身乏术。

虽说下面的主事已把繁琐的事情处理好,但还是要进行复审,这都是些烧脑的活计,比做那些杂事更使人疲累。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得亏有你和大山,不然指望着我,一大家子等着喝西北风去!酒馆的匾额我来找人题,开张时你提前备两间上等的包厢,到时我把同僚拉过来几个,替咱们宣扬宣扬名气。”

会试结束,还要等结果,完后还有殿试,这段时日城里人流量还会比较大,酒馆早些开张,可以赚上一波。

如今他和自己的顶头上司李明睿关系日益融洽,江沛发现他好像认出自己是当年在蒲河边上撅着屁股刷牙的小征夫了,要不然怎么对他突然热络起来,偶尔还会与他谈些洛水镇的事情。

李明睿的字非常好,打定主意好好拍拍马屁让其帮忙为自家的酒馆题匾额,那么年轻已是三品大员,说不定以后有封阁拜相的可能,到时人人都知道江记酒馆上的匾额是他写的,门槛不被人踩破才怪。

“行,明日我就找大师帮咱算算日子,挑个最近的,我让大哥他们搬过去了。”三牛听江沛不光拉同僚过来捧场撑门面,还找人题字,想来找的人本事比匠人师傅大。

突然想起上次李氏刚来府城那天,江沛去过他家一次,之后再也没去过,都是李氏知道二儿子忙,隔个一两天会去他那里坐坐。可没再见过江大牛,是以把他们一家搬到酒馆后院耳房的事情告诉了江沛。

“咱大哥如今咋样,清平你打算如何给工钱?”

江大牛只是耳根软性格绵软些,却并不偷懒耍滑,做事情挺务实的,以前江沛每次回杏花村时,总听说外出做工,碰到也是从山上砍柴回来,或者干其它的杂活,没见歇过的。

第99章题名

江沛一直忙朝廷公务,三牛大山恨不得比他还忙,至少江沛每天还按时着家,上次在三牛家聚一起时,因江大牛一家都在,不好商量有关他们工钱的事情。

三牛觉得即使是自己的大哥侄子,也不可能脑袋不清楚的瞎给工钱,大山那一成的馅饼红利是自己辛苦努力挣的,当时大伙开这家酒馆费了多少心力,谁也不能伸手白拿。

再说后院里的两间耳房那也是花钱盖的如今让他们免费住着,现今在蒲阳城租座小院子可不便宜,只这一项就为他们省去了不少银子。

后厨不只清平一个厨子,且都是做学徒时就跟着酒馆的老人,倘若多给清平工钱,他们面上不说,心里多多少少心里会有些不舒服。

现在听江沛问他工钱一事,便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他听

“二哥,咱们开酒馆是做生意的,不是养着他们一家,工钱我想着就比照这其它人的给,包吃包住,挣的钱净落在他们荷包里,算下来也不少,年节时发些节礼,你觉得咋样?”

如果想把酒馆做大做强,将来能让江记的名气传扬到蒲阳外,搞家族氏的管理铁定是不行的。

是人都有欲望,目前江大牛一家可能还对他们的收留存有感恩之心,可将来就不一定了,就工钱一事,非常有必要讲清楚的,亲兄弟明算账,在这一点上江沛觉得三牛做的比自己好。

因而对他的做法没什么意见,颔首赞同,而今江家人都来到了蒲阳城,酒馆是他们生存的保障,假若哪天生意经营不下去了,那老的老小的小,都要跟着受罪,现在就得有忧患意识。

突然想起李仲内弟的香满楼,里面的鱼做的一绝,在一方面蒲阳城能相比的酒家不多。

他们的酒楼即已修成,三层楼高且面积足够大,再加上李明睿亲笔的匾额,和那些档次高的酒楼相比,也相差不远。以后经营不能再主打平民消费,否则太浪费那这的资源,在菜肴特色方面必须有核心竞争力。

这次他们开业,适逢会试,城内行人如潮,是个扬名的好时机,当前的百姓谈论的话题都是有关会试的,文人最喜舞文弄墨,酒馆到时打着科举的噱头,针对那些科考的举人,搞几个优惠活动。

最好把菜名也起的文艺喜庆些,比如高中头名啊、一举中第等等,到店用膳的书生谁不想高中,讨个彩头也要点两个菜啊,那么多人,总会有人中进士的,哪怕只有一个说出去,也要赚些名气。

江沛把自己心中经营策略对三牛全言而出,三牛听的热血澎湃,激动的在他面前来回走动,好好消化刚刚交谈的内容,不时的又补充几句。

“二哥,明儿我和清平他们试做几道新菜,你给起个名儿,你说咱要不要挖几个厨子过来?”三牛满脸崇拜的看着江沛,二哥说他们家酒馆的菜肴格调不够高,提不起价来,心思转到挖人上面。

“到府城里几家口碑好的酒楼里搓上几顿,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