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小户之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2

分卷阅读152

    着别玩冰,meimei要睡觉了。”花氏怕小儿子在一旁捣乱不听话,让来客见笑。

兰香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家庭宴会,自江沛担任户部郎中后,一些同僚的家眷经常发帖子邀她,前几个月女儿小,无法应约都给礼貌的回了,从五月份起,才渐渐参与一些活动。

她本容颜清丽,识字后读了不少书,又加上婚姻美满家庭幸福,面由心生,整个人的气质在那些官家太太中也属佼佼者,面对端庄大方的花氏时,并不怯场,两人聊的很是投机。

“meimei明明精神好的很,还一直对着我笑呢,哪里要睡觉了,大哥有了清霖哥哥,就不愿意陪我玩了。”

温璃觉得自己十分委屈,今日客人一来,阿爹阿娘还有哥哥都不稀罕自己了,只有这个可爱的meimei喜欢他,可阿娘还让自己离开。

“孩子好好的呆在这,做什么赶他走啊,暖暖挺喜欢阿璃的。”

兰香哪能真的让人家的儿子出去,再说两个孩子玩的好好的,忙笑着拦道。

花氏嗔一眼喜笑颜开的儿子,告诫他不要把婶子和meimei面前调皮。

江沛是第一次来温知非府上,更是头次踏进他的书房,刚走进门口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

朝中大臣发放的冰块都是工部制出的,虽然品级不同发放的份额不一样,但工部官员肯定也是有福利的,从厅堂与书房的冰量可看出已超五品官的额度。

古代买书是件奢侈的事,藏书更不用提。他家书房里除了兰香喜爱的地理人文志和画本,剩下的都是淘淘所用的科考书籍。

观温知非书橱里列着一排排薄厚不已的书册,心中感叹温知非不但博学多才,而且还很豪。

共同爱好两人几乎没有,江沛也很疑惑自己哪点入了这个大才子的眼了。

“工部确定何时动工?为不耽误农时九月才能征役,到时还要同兵部的人打好招呼。”

当时朝廷在下发诏书时已考虑到蒲河大堤重筑的事情,只言免除两年田赋和十年户丁税,徭役照旧。

针对这次广征农夫的酬劳,户部考虑下次的商税要等到明年开年才征收,担心国库后续银两不足。

因此提议前一个月役工义务服役,后面几个月再发薪酬。不过避免军心动荡,官兵从始至终发放军饷。

征役时间的奏折户部已上奏朝廷,只等批复。

“既然官家不想误农时,那就以圣上批复的时间为准。”

反正是要长期作战的,这次朝廷调派三万官兵加入进来,蒲安、蒲阳、蒲莱三个区域在年节前完工没任何问题,剩下的海拔偏高的地域再慢慢修筑。

各府城五月份的税收官银已陆陆续续的押进户库,排第一位的当然是商户云集的繁华大府广陵,长平因受到战火的荼毒,税收明显下降,处于中下位置。

蒲阳虽排在第二位,可支出却是最多的,新区扩建的投出的银子还未收回,建造贡院的支出永远不要想回本了。

如今修筑大堤的第一笔银子已准备就绪。不管零星的小项目,只单数眼前的几项,江沛算下来他们蒲阳城截止当前是在花着国库的存银以及其它府城的税钱,处在收支赤字的状态。

其它司的郎中多多少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纷纷上奏某某府城哪些方面有待改善,也需下拨银两支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陛下的子民,不能把国库的银子都给濮阳府花。

第102章新区落成

102

江沛对此不置可否,倘若自己站在那些郎中的位置,心里也会有些想法吧。

一家人在温家直至申时过后,天气稍凉爽些才驾车归家。

“淘淘,别在车上看书,等会眼睛要痛的。”江沛见儿子对温知非赠的两本字帖爱不释手,在马车上翻看着,提醒他道。

“夫子说儿子的笔力劲道不足,需再加强练习,恰巧温伯伯给了两本帖子。”

科举应考时,书法好坏无形中影响着成绩,且以后交友应酬也占优势,是以学堂的夫子对学生的字体多有提点。

“记得要爱惜些,练的差不多时,要还给温伯伯,你阿璃弟弟还需临摹的。”

温知非的小儿子温璃马上五岁了,该到练字描红的时候,这两本字帖能被温知非看中保存,想必是佳品,君子不夺人所爱,借用一下就行了。

淘淘听他说的郑重,又想起那个聪颖活泼的璃弟弟,遂点点头。

…………

“二牛,怎这个时辰过来了,有啥事让阿九跑一趟腿说一声?”李氏看到二儿子这个点来此而不是去酒楼,想着应不是来找三牛说事的。

江沛午时吃过饭去新宅看匠人们的进展。目前宅子已建好,正在进入装潢阶段,房里的内在结构,建造时已确定好,只需买些家具以及装饰用的字画瓷器即可。院中的设计布置还需匠人师傅们费些功夫。

兰香不方便出门,他离的近每天去一次,其它时候让阿九在旁盯着。今日碰巧逢上花匠在用搬运盆摘。

因不是春季,一些花草不能移摘,可院中不能没有绿化,只能先紧着好养活的花草种植,江沛有意为清乐物色个好师傅,只苦于没时间。

在近处通过一番仔细的观察了解,发现默默忙碌着的花匠移培手法纯熟,悄悄问身旁的阿九时,对他人品性评价不错,做事踏实,一点都不偷懒。

很多人不愿从事花匠这一行,且不说吃苦受累,仅枯燥的生活就让人受不了。一名合格的花匠要整日与花草打交道,需耐得住寂寞,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没几年磨练,学徒很难出师。

花匠听主家问他是否有意愿收学徒,知晓这一条大街上住的都是朝中官员,不好拒绝,只稍稍犹豫下即答应了。

今日之事凑巧,江沛还没和李氏江大牛他们言明,不好强替清乐做主做主,免得他们以为自己容不下这个侄子呢,于是忙向匠人讲明原因,等把孩子带来再拜师。

“娘,我是来找您说件事的……”这事首先需征得李氏的首肯,让她去和江大牛说叨,奶奶和叔叔说的效果不一样。

接下来江沛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知了李氏,李氏沉默半响,觉得是条门路,依二孙子木纳的脾性,除了回老家种田或在酒馆打打杂,也没啥好做的,像大孙子一样学门手艺也是好的。

老二特意费心思为孙子谋条不错的前程,哪能有不同意之理,为避免此事老大心里往岔处想,她好好合计一下怎么说,省得让二小子出力还落不到好。

得到李氏的允诺后,江沛心中轻松下来,他们这一支的江家人都各有去处了。

进入八月份,筹备各种修筑大堤物资的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因筑堤需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