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最佳男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5

分卷阅读95

    韩君越搞出来一个变异猪笼草,都得到了好处。

他们是文化人中极少下放的那部分人。

但他们想不到,一年后,还有惊喜等着他们,陆续发现了更多的变异植物。那几种水果,变异之后,口感汁水都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对水果的认知。

有了这样的水果,吃rou都食之无味(那是你们没有吃过那些美味的猪rou)。

“小韩,你说,你们大青山是不是有一些我们无法感知的变化?”

一位老专家等青山小学一放学,就拉着韩君越跑。边跑边问身边的小韩。

“夏教授,您跑慢点,快,停下来,咱们慢慢说,看您喘的。”

韩君越哭笑不得,夏教授真是急。

“怎么会不急,真是的。”夏教授,急的很。怎么能不急,他还发现长猪笼草的泥土都有一些不一样。

“好了,再急也不能这样啊,注意下身体。”

一路上两个男人拉拉扯扯,很是怪异。

韩君越:老夏肯定是看上了我的颜值。屈死不从,打死也不能让老夏得逞。(自我YY中)

时间转瞬,又是一年。

青山屯有了一座超大的猪场,还有一个大的养鸡场,屯子里不下地做工的老人都去猪场鸡场上工。

百姓家里,都已经恢复了以前,只能养一只猪两只鸡。

唯一变化的就是满山遍野除了高大的树木,矮小生命力旺盛的荆棘杂木,还有就是变异后四季常绿的猪笼草。

七三年,韩君越用他的“慧眼”发现了变异水果,再次轰动了安阳市府,还有周边的屯子。

时间一点点的溜走,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不少知青找了关系离开了青山屯,回城了。

七七年年底,韩君越他们这些没有走的知青,全部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恢复后的第一次高考,录取率多少,没人知道。

没有走的知青只有第一批来的八位(包括韩君越),八人都坐在韩君越家里的炕上,忐忑着。

何晖也忐忑,不能说有十足的把握。他的目标是京大,一定要回到京城。

“韩君越,你报的是沪市的复大吧?”陶玉茹就是报的沪市的一所大学,复大可能上不了,但一所普通大学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不是,我报的京大,那是全国最好的大学,我希望有机会能成为京大的学生。”抱着小儿子,舒服的窝在炕上,不撸猫,撸三岁小儿子的头发毛。

“快别撸小金子的头发,都快让你撸秃了。”

蔡红梅没好气的抢走造孽的小儿子小木头(韩鑫)。真是的,这孩子安静,不像他哥哥那样一天到晚坐不住,屁股上长了刺,喜欢玩外面钻。

小金子喜欢一个人安静的玩,或者安静的看书,虽然大部分字都不认得。但他连猜带蒙的猜出来故事的内容,小人书,爸爸的教材,反正是家里的书,他都喜欢翻。

小金子喜欢跟着他爸爸去学校上课,坐在教室一整天,他都不烦。

对于哥哥和爸爸喜欢玩他的头发的事情,他也不在意,还安静的任他们玩。自己呢,坐在那儿翻动着手中的小人书,不动如山。

她都心疼小金子,太听话了。

“嘿嘿,不会秃的。”韩君越有些不好意思,他现在给自己培养出一些莫名的小爱好,例如:喜欢撸儿子的头发。

“好了,我带小金子去爸妈家里,你们在家继续唠。”

蔡红梅抱走不愿意离开爸爸的小儿子。在小儿子依依不舍的眼神中离开了家。

“京大?你不考回沪市,你爸妈得多伤心啊?”

沪市的另外一位男知青向阳,就不一样,他只报沪市的大学,压根儿不想去别的城市,好不容易有个回家的机会,他可不想离开沪市,恨不得一辈子都待在沪市再也不离开。

“伤心也没有办法,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能成为京大的学生。时隔多年以后,有了这次机会,我当然想能完成梦想。”

这些年他一次都没有回过沪市,哪怕是后来挣了钱,他也没有带妻儿回去过。每次都有完美的借口,等大儿子刚刚大一点,能坐长途车,妻子又怀孕了。

这一等就得从怀孕到孩子还小,一等就是四年。可现在又遇到了恢复高考,现在是放假了,可谁有心思回去。

都得等录取通知书,不等到录取通知书谁也不敢离开青山屯。

“我理解君越,考京大,应该是多数人的梦想。父母想儿子,一年也不寄一封信。能有多想,但梦想的机会,可能今生就只有这么一次,一定不能错过。”

何晖一贯的理智冷静,他永远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得到什么。

他恋爱结婚找的也是京城来的女知青,只是那位前妻家里走了关系,在前年就回城了。

走之前,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人家潇潇洒洒的离开了。好在他们之间没有孩子,要不就多了一个伤心的孩子。

这些年,何晖在一边有细心观察,韩君越很少有收到家里来的信件,几乎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包裹,一个都没有收到过。

他能感受到韩君越不是真想回那个家,虽然不介意谈起家里人,兴致也不太高。

他能理解,换成是他,也不愿意谈起。

“对,实现梦想的机会不多,是的抓住机会。”

廖志军和稀泥,他发现韩君越明显回避这个问题。

后来都不愿意再聊这个话题,换了一个话题。韩君越突然想起一事,“哎,何晖,你家是京城的,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第70章七零软饭男(12)

“什么忙?只要能帮的,一定没有问题。”

“我想在京大学校里面或者附近租一个单独小院或者一套三室的房子。

你也知道大学要读四年,我不能让红梅带着两儿子,一直和我分离两地,就想着带着他们一起去读书。”

“这没问题,等录取通知书到了,我就回家。到家就给你找房去,可有什么别的条件。”

“嗯,最好能找那种楼房,二楼的那种,其余的没什么条件,就是需要三间房。”

“好,我一定尽量给你找这种。”

“谢了。”

“谢啥,不用谢。”

接下来的日子,陆续有人拿着录取通知书离开。

只有韩君越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依然还住在青山屯。

踩着积雪,走到知青点,望着空无一人的屋子,很是感慨。人去屋空,以后这里终将成为历史,被新的建筑所代替。

属于韩君越的大学宴,已经落幕。热闹过后,只有离别,安阳站台,在汽笛的催促中,一家四口告别了蔡父蔡母,告别了蔡红军一家五口。

两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