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最佳男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4

分卷阅读114

    的心中,亲爹从没有错过,他们照做就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每天教一对夫妻,教他们一样秘方,可以传家的秘方,不但有详细的方子,还会教他们怎么弄。

四兄弟每家学一样,他们都学了一个中药成药的方子。怎么辨认某种疾病的病情,然后对症配药。每家还有一个吃食的方子,都是小吃。

这些小吃的方子,他在原生世界就会。也不需要他再兑换。

中药方子,现在还不需要用,等几年再用,交待他们暂时用小吃的方子。

一个卤菜方子,一个用手工制作米粉还有下米粉炒制浇头,炖浇头的,关于米粉的一切,都教了。无论是汤粉,干腌粉,炒码粉,炖粉等等一系列。

还有两家,一家是学的是点心,他会做的中式点心西式点心都有教。一家是学的面点,灌汤包,拉面,各种飞饼,还有制作干面条等等。

一家一天轮流学,学一天自己夫妻俩再研究三天,四天一轮转,学了新的消化三天,自己练习,然后再学新的。

教了一个月,才全部教会四对夫妻。

做的吃食,只有让他满意了,才让他们出去做。

安顿好家里四个儿子,他好似没有了什么事。

之后的日子,他悄悄和闺女说了半天话,说明暂时不给她商铺的原因,也给她准备了一个秘方,只是也得等她婆家分家以后才能给。

老五长娟点点头表示明白,在古人的心目中,秘方都是传给自己孩子的,哪有让别人知道的。她很理解亲爹的想法,也不愿意此时让亲爹告诉她方子,以后再说吧。

老五更明白,她出嫁多年,娘家现在过得好,就是不给她这些,她也不能说什么。

君越悄悄给了闺女两张银票,都是一百两的。

在自家边上,靠着老四边上给闺女买了几亩的地基,还出银钱盖了一进的小院。在村里四处对人说,这是他补给闺女的嫁妆。

这下,村里的老人都羡慕死了,埋怨自个儿,怎么当初就没有上秦童生家中给自家儿子提亲。

关家老汉,天天守在三儿未来的新家,跟着帮忙。每天乐呵呵的,高兴的跟什么样。

占了大便宜,当然高兴的很。

“关二叔,还是您老福气好。给你家老三娶了棵摇钱树。”

帮忙盖房的一位村民,羡慕的对关老汉说道,确实这么好的岳父哪儿找。

“是有福气呢,我家老三小时候算命,就有大师说他运气不赖。真准!”

关老汉一派胡说八道,这种事当然有的吹。

他可不介意老三的新家以后靠着秦家。在他看来靠的越近越好,以后秦童生才会卖力的帮衬。

就是住进秦家他也不会不爽,那怕什么,又不是真的招婿上门,孙子孙女们还是姓关。

过年过节还是得回关家,他现在还没有分家,一大家子当然一起过。只是现在看来,只怕快要分家了。再不分家,以后老三一家跟不上秦家人的脚步。

想到这些,关老汉还是有些犹豫,到底分不分家?

分家他不愿意,就想一家人齐齐整整,团团圆圆。可不分家,会阻隔老三一家的好前程。

新房还没有盖好,秦君越告知了儿女一声,一个人启程开始了游历。拿着路引,离开去游山玩水。

有了随身空间,总要存点古代的物件在里面。说不定啥时候能用到。

转眼又是一年半,秦家四兄弟家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四兄弟没少赚银钱。

家里的条件变好了不少,孩子们该娶亲的娶亲了。老大家中娶了两位儿媳,都是附近家世清白,父母兄弟姊妹为人口碑都不错的乡绅之女,娶进来的儿媳,先不能管家。

都得跟着小姑子先学学老太爷教的新式算术,还有一部分理事观念。

老二家的大闺女秦春梅已经出嫁,是君越临走之前就帮孙女相看好的一户人家,是京城内的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春梅的夫君也是一位童生,好学勤勉,既是以后中不了进士,可努力下中个举人应该是有希望的。

四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关家,还没有分家。一直拢在一起生活,长娟时不时的回自己的新家打扫打扫卫生,每月带着孩子们住上七八天。

家里需要人气,要不很容易新宅变废宅。关老汉也拍板同意三儿的请求,同意他们每月出去住几天。

夕阳西下前,关长娟收拾好针线,起身去厨房做饭。最近几天,都是她轮值做饭,打扫卫生。

从娘家崛起以后,家里时常能听见酸言酸语,就是婆婆都对她很不满。觉得压不住她了,在她面前摆不起婆婆的谱。

她都明白,原先还好声好气的解释,现在的她,压根就不想再解释。解释压根没用,人家就是嫉妒,嫉妒她有个好爹。

“哎呀,三弟妹怎么还没有开始做饭?”从地里回来的关大嫂,一进院门就开始抱怨。

“大嫂时间还早呢?”关三勇走在后面,烦躁的接了一句。从岳父发家补贴他和娟妹以后,家里的大嫂,二嫂,还有两位弟妹常常说话阴阳怪气的。

今天收工比较早,地里的活都做完了,就早早的回来了。可家里做饭是有时间的,娟妹肯定来不及做,也不知道大嫂又哪儿心气不顺,故意找茬。

“他爹,你看看你看看……”关大嫂又开始作妖。

“好了,一天到晚作妖,一天都不得安生。想干什么?”关老汉烦躁的很,拖了一年多,看来分家势在必行。不分都不行,再这样下去,以后老三会对家里的兄弟们一肚子的意见。

他还指望老三过好了,以后拉拔其余四个儿子家里。

想了想,明天没啥事,干脆把家分了。

“爹,您别气,是我没有管教好。”关老大作为家中的老大,很有奉献精神,对弟弟们一向爱护。老三命好,有个好岳父,他不嫉妒,可孩他娘的那张破嘴,他真是堵不住。

为此他没少背后教妻,可还是教不好,他也不能因此休妻,好歹跟了他多年,儿女生了四个。

再不喜孩他娘,看在孩子们的面子上,他也不能休她。

“是该好好管管,别因为老三过得比你们好,就一年四季的找茬。

老三一家能过得好,那是他的本事他的福气。也不是我和你们的娘悄悄补贴的。

反而,从老三岳父家发家以后。我亏待最多的就是老三一家,什么好事都想着你们几个,基本没老三的份。

如果都心生怨怼,别怨咱家,让你们的媳妇儿一个个的去怨她们娘家的爹,怎么就不能与那秦童生一样。”

关老汉狠狠的瞪了一眼周围的几位儿媳妇。

这话就是说给她们听的。

几位儿媳低垂着头,低眉受训不敢反驳。